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甲2017规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甲2017规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中国足协杯竞赛规程第四条红黄牌及停赛规定:(一)中超、中甲、中乙联赛的红黄牌及自然停赛不带入足协杯赛累计及执行。如有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停赛处罚将带入足协杯执行。(二)在同一赛季足协杯比赛中,同一名球员或替补席官员累计2张黄牌自动停赛1场,1张红牌自动停赛1场。(三)预赛阶段的两张黄牌或一张红牌产生的自然停赛将在正赛阶段足协杯赛的首场比赛中执行,足协杯赛预赛阶段的单张黄牌不带入正赛阶段执行。(四)半决赛首回合及之前比赛的黄牌不带入之后的比赛进行累计,但在半决赛首回合产生的红黄牌自然停赛将在半决赛次回合执行。
中国足协杯是由中国足协组办的一个杯赛,夺得足协杯冠军的球队可以参加亚冠正赛,在足协杯的比赛中拿到红牌,主要还得严不严重,普通的将自动停赛一场,严重的就得等足协的判罚了
这个政策我认为利大于弊吧。
有人认为这个政策阻碍了中超的发展观赏性。从02年以后我们进步了还是猥琐了。难道还真的猥琐发育么!看看我们散步帝,停球帝等等。都是一帮球场老油子了为什么不给年轻球员一点机会?是他们是打的不好,可谁不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为什么要留着一帮老油子。
说实在的我都想笑,都23了还打不上球,真拿着当宝贝疙瘩啊。中国就是人多,你不行就靠一边去后面想上来多的是。
想靠几名外援拉动中国足球的发展,太搞笑了吧。在中超里有外援个个是龙是虎,可到了国际比赛呢,不还是靠自己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给外援的钱分出一部分培养自己的球员。为什么要给别人练兵还给别人钱?
我们这些年外援也邀请了不少,发展到哪去了?外援也越来越大牌了,观赏性也好看了。可我们的球员在哪?
孰不知人家越南足球都比我们好,我们年轻一代的快9年没赢过人家了!去年他们U23还拿到了亚军。亚洲我们还有几个没输过的,难道要真的输遍亚洲无敌手么!
所以我觉得长痛不如短痛,等别人拉我们一把,不如自己努力。
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还想看你们再进一次世界杯,进一个球。不管对手是谁只要你们敢拼,无论输在多我们都不怨,因为我们尽力了,而不是出现这么多的这个帝那个帝的。
言尽于此不想多发牢骚了。
从2017赛季开始,中国足协对于中超和中甲联赛开始要求U23规定。2017赛季的中超和中甲联赛,每支球队每场比赛必须安排一名U23球员首发出场。而到了2018赛季,中超和中甲联赛中不仅每支球队每场比赛必须安排一名U23球员首发,而且U23球员出场人数不能少于外援出场人数。在预备队联赛中,更是规定每支球队必须同时有五名U23球员在场上。这样的政策初衷也许是为了给目前的U23球员更多的出场机会,但是客观来看,这些规定可以看做是行业内的不平等规则,对于非U23球员是具有歧视性的,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也并不会有太多的促进。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中国足协拔苗助长的政策却始终不少,如今的U23新政就是其中之一。只要对于职业足球发展有一些研究的人都会知道,年轻球员的成长比赛机会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阶段的训练和比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青训。中国足协不在青训上死磕,而是在联赛规则上动手,这并非明智之举。从最近两个赛季的情况看,U23规则其实并没有让中国年轻球员的水平提升多少。比如说本月进行的中国杯赛,里皮招入了大批U23球员,但是后果却让意大利名帅叫苦不迭。接下里,U23国家队又与叙利亚U23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咱们号称职业球员组队的阵容还是拿在战火中成长的叙利亚队没有办法。虽然球员水平没有明显提升,但是由于足协新政,目前U23球员的身价和薪金待遇反而节节攀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球员的心态和上升的动力。另外,对于非U23球员,U23政策明显挤压了他们的出场时间,也阻碍了真正需要出状态的一批球员的正常发展。
如果真是有这样的政策出台,那对我们中超豪门发展青训是非常有利的。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与低,取决于国内联赛的水平。而国内联赛的水平,又是由各个俱乐部水平够成的。纵观世界足坛,青训体系的强大,才是发展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基础。所以,发展青训是各个国家及俱乐部非常重视的。
现有的政策不靠谱吗?
中国足协为了推动我国足球的长期发展,推出了U23政策。这个政策推出的核心就是,鼓励年轻的球员有更多的上场比赛的时间。然后间接地督促各个俱乐部加上青少年的培养。从而提醒俱乐部加强青训体系的建立。但是,到了实际运用政策时,有的俱乐部贯彻执行的很好,有的俱乐部敷衍了事。在中超联赛中出现了很多的笑话。U23球员上场不到3分钟就被换下,这些现象发生,说明这个政策有漏洞。不适合当下中超联赛。需要更改。
什么样的政策能刺激联赛?
如果规定一场比赛中,必须上场本队青训球员4名,至少比当前的U23政策靠谱。首先,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这样俱乐部在比赛中,比赛球员上场,就会有更大的选择。也不会导致优秀的年轻球员都集中在一起。不利于青训体系的发展。这个政策真的实行的话,也能推动俱乐部加强青少年各个级别队伍的建设。而不像有的俱乐部靠钱买梯队。也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足协拟出台俱乐部命名新规范,去企业化、中性化队名成为未来趋势。这意味着现在中超、中甲的大多数球队都必须改名,像今年的中超冠军上海上港和中超老霸主广州恒大都不可避免。
但是,同样是企业化名称的山东鲁能和北京国安却不用改名,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足协出台的新规定中,有一项补充规定:如果俱乐部名称被本俱乐部长期、连续使用,使其名称在足球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形成俱乐部品牌或在球迷群体中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可以将该名称认定为中性名称。但是申请此类名称认定的俱乐部应为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甲A或甲B联赛的俱乐部,并连续参赛至今。同时,俱乐部未发生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
按照这条补充规定,广州恒大和上海上港明显是不符合认定为中性名称的。 广州恒大的前身广州太阳神虽然早在甲A时代就已经存在,但恒大集团是2010年才入主球队并改换名字的。而上海上港队的前身上海东亚队成立于2005年,上港集团是2014年才入主球队的。
广州恒大和上海上港这两个名字都是诞生在2004年之后,两支球队都得改名。
反观山东鲁能和北京国安,两支球队都是在2004年之前就叫这个名字了,甚至两支球队还都是当年甲A的创始球队之一,名称也基本上沿用至今。(其间略有波动,如北京国安的名称中曾出现中信、中赫,山东鲁能的名称曾出现泰山将军)
其实不止山东鲁能和北京国安,在中超球队中还有以下球队也符合中性名称的认定:河南建业、上海申花、天津泰达、长春亚泰。这些老字号球队的名称都可以得以保留,最开心的应该是当地球迷了。不过他们需要提前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请。
当然,这项规定还没有最终定板,需要经过各界讨论才施行,也许在最终施行的时候还会有细则的变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甲2017规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甲2017规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